您的位置:首页 > 资讯 > 跟着巴士游草堂,解锁五一新玩法

跟着巴士游草堂,解锁五一新玩法

发表于:2025-04-30 15:38:42 来源:大美四川

    (大美四川4月30日讯 寇黎)当千年诗韵邂逅当代文旅新风尚,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绮梦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翩然启幕。2025年“五一”文化和旅游消费周,杜甫草堂博物馆以“浣花好时节”为主题,构建起“传统IP+现代体验+跨界融合”的文化消费新生态。从穿梭城市的主题巴士到浣花溪畔的诗乐管弦,从指尖非遗的沉浸体验到诗韵美食的跨界破圈,这场文化盛宴将通过展览、讲座、曲艺演艺、文创集市、互动体验等多元活动,深度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美学,为国内外游客打造一场难忘的文化之旅。

e65a2c6a2631d6aa9c0d27b7a7e1d806ab2b4fec.jpg

    流动的文化载体:浣花巴士串联古今,激活城市文化脉络
    当春熙路的霓虹与草堂的竹影在浣花巴士上相遇,一条串联城市地标的“文化动脉”悄然成型。今年“五一”假期,成都杜甫草堂联动成都公交集团创新推出“浣花巴士”,车身以草堂翠竹苍松、红墙碧瓦等元素描绘初夏草堂,对公交车进行360度涂装,一辆普通公交随即成了一幅移动的诗意画卷,穿梭于成都街头,途经成都天府广场、人民公园、宽窄巷子、琴台路等文化地标直达草堂。车厢内,诗和远方就在我们身边,杜甫诗句书签、诗意冰箱贴等草堂文创产品,使车厢秒变“诗意文创空间”。从繁华商圈直达诗意圣地的行程中,专业讲解员通过“杜甫与成都”微讲座、蜀地民谣合唱等形式,将“窗含西岭千秋雪”的诗境转化为可感知的文化体验。更具巧思的是,巴士搭载“文旅消费前置”功能:游客可一键预约草堂门票、草堂讲解服务、购买“杜甫的朋友圈”系列文创,甚至提前预订草堂咖啡、草堂盖碗茶,体验“丝滑”的文化新消费。
    全龄的文化盛宴:从观赏者到参与者,重构文化传承生态
    今年“五一”大假期间的杜甫草堂,“被动观赏”正让位于“主动创造”。在古籍修复展示馆的互动体验区,游客跟随修复师学习传拓上纸、拓印,体验原汁原味的传拓技艺。与此同时,杜甫草堂博物馆在五一假期还将推出系列“走心”服务,在杜甫千诗碑、盆景园、唐代遗址展厅等景点,杜甫草堂专业技术人员围绕诗歌、古籍、书画、园林等专题,从自身业务领域解析,为观众们提供义务讲解服务,成为文化传播的“活载体”。
    此外,要隆重推出的是五一节当天,杜甫草堂博物馆有幸邀请到了复旦大学教授、著名文史学者陈尚君先生做客“文化名人进草堂”,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,为观众揭开“从安逸到流浪:杜甫离开成都的真相”,带来杜甫去蜀原因的最新解读。5月4日还有四川师范大学刘俞廷老师也将带来“青梅欲熟笋初长——古代诗歌中的春夏饮食”文化讲座,将带领观众深度领悟诗歌文化的魅力。
    同时,成都中国书法馆内以“诗里川行”为主题,结合杜甫、李白、陆游、黄庭坚等历代著名诗人咏四川名篇,展出60余件融合蜀中自然景观、历史底蕴、诗意内涵、童心创意的少儿诗歌文创作品。这些作品是“草堂一课”社教成果的一个缩影,也是青少年群体对活化利用优秀传统文化的呈现。
    “接地气”的声乐表演:浣花溪畔管弦多,在身边的文化惠民
    “锦城丝管日纷纷”,草堂的文化惠民演出轮番上演。大雅堂前,金钱板、竹琴、相声等节目陆续登场。由青羊区文化馆的艺术家们带来的曲艺盛宴,将“高大上”的诗歌文化转化为“接地气”的市井叙事,让公共文化服务真正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,生动地展现传统曲艺的独特魅力和成都这座城市的“人间烟火气”,成为满足市民游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载体。中国诗歌文化中心内,永陵博物馆“二十四伎乐·演绎社”的小乐手们现场演奏《将军令》《春风》《荷塘月色》等民乐,不仅“让二十四伎乐石刻活起来”,还赋予了古老文化新的生命力和活力,引领着更多人走进传统文化的世界,共同探寻那份跨越千年的艺术之美。
    不仅如此,草堂还对包括咖啡艺术空间、诗酒空间、浣花祠在内的多个点位进行了更新升级,观众们将在这些全新的场景中尽情感受空间艺术与日常诗意的碰撞,体味成都独有的那份闲适浪漫。在文创馆内,集章、串珠、茶艺、活字印刷等体验活动引人驻足,观众可沉浸式感受传统非遗与现代手作的融合。

c7c54f3395fb50a81ec956899c021ef12fc78d6b.jpg

    缤纷五月,总有太多值得期待。近期,杜甫草堂还将与上海博物馆联动,推出“金字塔之巅:古埃及文明大展上博法老巡游”活动,隆重上演一场跨越3000公里的文明对话;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——杜诗名句篆刻作品当代展也值得一盼,在浣花流韵新的展示空间将展出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馆藏230位篆刻家精心创作的杜诗名句篆刻作品。
    升级的公共文化服务:从“文化供给”到“价值共鸣”
    文创潮玩集、唐风遗韵非遗体验、杜诗名句篆刻作品当代展…… 一系列精彩活动将在“五一”大假期间轮番登场。从浣花巴士的创意设计到非遗体验的场景营造,杜甫草堂的“五一”实践,实则是公共文化服务的系统性创新。通过展览活化文物、讲座解码经典、演艺传递烟火气、文创链接生活、体验激发参与,草堂构建起覆盖全年龄段、全体验维度的文化服务体系。这种“需求导向型”的服务模式,既回应了公众对高品质文化生活的期待,更通过“文化认同”的情感纽带,转化为现代社会的价值共鸣。
    正如草堂博物馆有关负责人所言:“我们不仅是诗歌遗产的守护者,更应成为文化创新的策源地。当传统IP插上现代传播的翅膀,当文化服务触达不同群体的心灵需求,优秀传统文化才能真正在当代‘活起来’‘火起来’。”
    从巴士车窗的草堂剪影到活字印刷的墨香,杜甫草堂的这个五一,展现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包容与生长。当博物馆不再局限于“提供展览”,而是致力于“创造场景”“培育生态”“激发共鸣”,文化传承便拥有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。这种以创新为笔、以体验为墨的探索,不仅为假期文旅市场注入了文化厚度,更向世界递出一张“传统与现代共生”的中国文化名片。